close
首页Freeing Your Mind王薇薇:不幻想,无精彩

Freeing Your Mind王薇薇:不幻想,无精彩

十一月 22, 2021

“唯有任凭情感驰骋,才能获得无限自由。”蓝骑士艺术空间创始人王薇薇曾是科技企业创业者、舞者、摄影艺术家、收藏家……如今,她渴望成为一名捍卫心灵自由的蓝骑士。
采访/撰文:何敏   人物摄影:郭一@Studio One+   化妆:孟坤   发型:阿炜   部分图片提供:蓝骑士艺术空间

身处上海外滩历史建筑群,总是让人觉得一日能看尽百年。从外滩往西走几步,来到四川中路福州路附近,远远地就被那幢漂亮的英国新古典主义风格建筑所吸引。这座始建于1922年的建筑,原为卜内门洋行(Brunner Mond)中国总部大楼,不久前刚刚被全面改造焕新。今年3月,迪奥(Dior)在此举行了如梦似幻的新品发布会。5月,王薇薇创办的蓝骑士艺术空间上海·外滩便在一楼开幕了。

上海·外滩

此刻,在气势恢宏的券形大落地玻璃窗内,几件造型奇特的前卫作品夺人眼目。创始人王薇薇笑意盈盈地出现在我们眼前,亚麻色的长发不羁地披散在胸前,像一个刚刚从战场凯旋的“女骑士”。

王薇薇在蓝骑士上海艺术空间“马克的木箱摇滚”展览现场

占据了两层楼的艺术空间内正在举办瑞士艺术家马克(Marck)的个展“马克的木箱摇滚”。马克的艺术创作非常独特,他自行创造了“录像雕塑”这一独特的艺术语言:消除传统雕塑的静止状态,用精密的录像装置和影像,打造出雕塑的布局。比如大型作品《Gegenstrom》,在一只体积可以容纳一个成年人的巨大木箱上,镶嵌着一个视频装置,一女子在水中游泳,她缓慢地移动着肢体,仿佛正在寻找出口,展现出一种焦灼的求生欲望。

而作品《Clockwork》则结合了录像与动力装置,钟摆每敲击一次,录像中的女子便躲闪一次,引发一股焦虑不安的情绪。“马克的作品展现了这个时代人们独有的生理以及心理节奏,人们游走在有形或无形的生存边界中,身体时不时需要对各种信息发出响应,这是对时代一种很真实的写照。”王薇薇介绍说。

王薇薇在瑞士艺术家马克的作品《Transport Crates》旁

她是最早将马克介绍到亚洲的艺术赞助人。她偏爱那些能举重若轻地表达出时代命题的艺术家,并且不遗余力地为他们举办个展,与公众分享他们的艺术哲思。

蓝骑士上海空间开幕不到半年,已经先后举办了“Neo-Baroque血液里的浪漫——西瑞·菲兹(Thierry Feuz)上海·台北双城个展”、艺术生活特展“New LUXE”以及“马克的木箱摇滚”等极具影响力的展览。每个展览,王薇薇都会精心策划一系列相关的精彩活动,包括深度导览、美学讲座、艺术知识分享等。

艺术生活特展“New LUXE”现场

威利·希伯(Willi Siber)墙上装置,“New LUXE”展览

她深知,庸常的生活往往已经把人的心灵层层包裹,轻易不愿意与外部世界连接。而艺术家是人类中最敏感、最勇敢的那部分人,他们保持着时刻袒露情感的勇气,追逐形而上的精神世界。在艺术家和非艺术家之间,需要翻译者——艺术赞助人、画廊主或一切懂得艺术价值的“中间人”。曾经当过艺术家、并且自己创业的她是一个如此完美的艺术赞助人,既懂得艺术家为创作做出的巨大牺牲,又深知俗世中的人群多么需要艺术的救赎。

早在2013年,王薇薇就在台北创办了蓝骑士艺术空间(Bluerider ART),先后在台北市中心开设了蓝骑士台北·敦仁和台北·仁爱两个艺术中心。王薇薇与20世纪艺术大师康定斯基有着一种奇妙的连接,对他的艺术理论和创作实践高度认同,便用他当时创办的“蓝骑士”团体来命名自己的艺术空间。她渴望通过“蓝骑士”搭建东西方当代艺术的交流平台,更希望为亚洲带来更多元的收藏方向。今年5月,在蓝骑士上海·外滩成功开幕之后,眼下,她正在积极筹备蓝骑士伦敦艺术空间。

蓝骑士艺术空间台北·仁爱

七次顿悟,明心见性

少女时代的王薇薇是个传奇。她是舞台的宠儿,经常参加各种朗诵、演讲、舞蹈表演,她甚至得过台北市少儿朗诵比赛的第一名。但她也是孤独的“宠儿”,朋友不多,独来独往。离开大学,她披着一头长及腰际的长发,去台湾著名的现代舞团——云门舞集面试。几乎不接受非舞蹈专业舞者的云门居然热情地接受了没有受过科班训练的她。“我很享受舞台,聚光灯打在我的身上,台下一片漆黑,天地间仿佛只有我一个人,台下是谁,有何反应,全然不顾……那个时刻对我来说,是一种全然的抒发。”

因为伤病,王薇薇后来不得不离开云门,她选择了一条令人意外的道路——创业,当时台湾正处在经济腾飞阶段,高科技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她一头扎进去,干得没日没夜。几年过后,已是台北成功的企业家。

将近40岁的时候,企业运营已十分健康,也许是一股神秘的力量让她遇见了摄影艺术,她开始全身心地投入摄影课程的学习。那段时间,她到欧洲、美国游历,观看各种展览。随着对摄影的兴趣越来越大,她渐渐脱离企业经营的第一线,转而担任公司股东,把摄影变成自己的职业。“我不曾想过要当艺术家,没想到越走越深,发掘出一个新的自己可以胜任的领域。”

2008年,积累了一大批作品的王薇薇,在台北举办了个人摄影展《Dance, Formosa》。在长达10年的摄影生涯里,她能清晰地感受到自己在艺术上“开天眼”的顿悟时刻,而这种闪亮的时刻一共有7次。

王薇薇曾是一位舞者

回看自己投入艺术创作的10年,她现在才明白,当艺术的世界向你展开,表达的欲望会如潮水一般涌来。在那一刻,自己的身体完全消化不了,便把那些硬壳一层一层剥开,直到见心明性。而那些硬壳正是创业时,自己给自己建构起来的一层又一层保护的壁垒。“有时候我会拍摄一只死去的章鱼,我的企业家朋友们无法理解,其实,那对于我来说,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我只是想拍摄,想表达。”

经历那7次顿悟时刻,王薇薇终于与艺术的世界建立了全然的连接。她意识到,创作从来不是为了解决生计问题,而是身体自己产生了一种声音,如同点了引线的炮仗,必须任其释放。

那么,“什么是美感?”这是艺术世界中又一个“天问”,但并非没有答案。有一天,“美感”终于来到了她的镜头下。“美”是一种范式,它有着严格的规范与定义,摄影也好,舞蹈也好,它们都有一系列“基本动作”,高手已经把这些基本动作熟稔于心,甚至熟练到变成一种直觉。当你深刻地了解什么是美的规则时,就能很自然地把美表达在作品当中。

三角形的顶端站着一个人在“不惑之年”成为艺术家,对于王薇薇而言,反而有了很多困惑,这位“年轻”的中年艺术家有一堆问题还没有找到答案。

她便去美术馆里寻觅。此时,20世纪艺术大师康定斯基出现在她的视野中。“不知道为什么,我到美术馆看到他的原作,眼泪就涌出来,身体发抖,灵魂出窍,他仿佛穿越了时空,专门来和我对话。”阅读康定斯基的著作《论艺术的精神》,她拿起笔,几乎把每一句话都画上了重点符号。她深爱康定斯基将艺术形态比作金字塔的比喻——越是往上,艺术家和作品就越少,就越接近三角形的顶端。

“三角形的顶端上经常站着一个人。他欢快的目光是他内心忧伤的标记。甚至那些在感情上和他最接近的人也不能理解他。人们愤怒地骂他是骗子、疯子。贝多芬生前就是一个受尽辱骂的孤独者。”

“精神如同肉体,能够通过经常的锻炼得到加强。人要是不注意身体,就会日渐消瘦,甚至孱弱无力。如果精神得不到精心培育,也会枯竭衰败。艺术家天生的情感才华,不能将其埋入尘俗之中。艺术家要懂得如何陶冶他的精神。”

王薇薇在《论艺术的精神》这本书上写下了大量的批注,甚至大量抄写康定斯基的艺术理论。今天当她回望那段摄影艺术家的生活,觉得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在推动着她。这也是日后她选择康定斯基创办的“蓝骑士团体”来命名艺术空间的原因。

2010年前后,王薇薇去德国参加摄影作品评选。很偶然地,她瞥了一眼边上一位年轻摄影师参评的作品。那是一组蕨类植物的照片,影像清晰而优美,抽象的图像好到无法用言语表达。

“那对我是一个决定性的瞬间。我突然意识到,什么是‘天分’。”那时的王薇薇正处在一种焦灼、混沌的状态。她对自己的生活状态有些怀疑。“我感觉自己已经走到了悬崖边上,做艺术家,就需要全然地打开自己,勇敢地跳下悬崖,但我又做不到,我还要回到企业,去参加董事会。”如果追求企业家与艺术家之间的平衡,就会失去创作力。是当企业家还是艺术家?如同哈姆莱特一般,她需要做出一个痛苦的抉择。

那组蕨类植物照片如同一场棒喝,让她明白,自己有才华,但是与那位“天生的艺术家”相比,也许不能走得很远。

那段时光于她是痛苦,也是解脱。老天让她拥有艺术创作的能力,但也给了她商业管理的才华,如果将这两者结合起来,是不是能找到一个更适合自己的角色?渐渐地,她放弃了摄影创作,开始做艺术收藏。她先后收藏了南非艺术家威廉·肯特里奇(William Kentridge)、英国艺术家翠西·艾敏(Tracey Emin)、韩国艺术家李桓权等先锋艺术家的作品。她去艺博会选作品,通常只看一天,做决策既快又果断,10年的艺术家经历让她具有一种罕见的判断力。

Neïl Beloufa作品《Rationalized Legs》,王薇薇私人收藏

李桓权作品《交通堵塞》,王薇薇私人收藏

塩泽宏信作品《白长须鲸型螺旋棹式飞行装置》,王薇薇私人收藏

这段听上去颇为曲折的故事,最终有个美好的结局。在艺术收藏的过程中,王薇薇觉得,台湾尽管有很多画廊和艺术中心,但专注于介绍西方当代艺术的画廊并不多。一个新的念头渐渐形成。2013年,蓝骑士艺术空间顺利诞生,王薇薇又有了新的角色——艺术赞助人与画廊主。她渴望为亚洲带来独特的当代国际视野,也为亚洲的收藏家开拓更丰富的收藏领域。

Noblesse 对话 王薇薇

选择作品收藏时,如果发生犹豫,该如何做决策?

我会说,不要急于做决定,回家思考两三天,如果这件作品依然还在你的脑海里,那说明这件作品对你来说真的很重要,进入了你的潜意识。一件作品,如果你真的很喜欢,你是忘不了的。

对于刚刚进入收藏的新藏家,你有什么建议?

收藏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如果你刚刚进入收藏领域,我会建议你思考一下,你为什么喜欢某件作品。再问问自己,如果你收藏了这件作品,看久了,你会对它生厌吗?喜爱,背后一定有原因。多问几次,你会渐渐总结出自己偏爱的作品风格。

该如何判断一位艺术家是否值得收藏?

我觉得研究一个艺术家的过去,可以预测他的未来。选择藏品的时候,不能只看单一的作品,而是要研究他的创作脉络。艺术家作品的未来价值,是由他的过去所决定的。

那么面对同一位艺术家的不同系列作品,又该如何选择呢?

确实,即使是同一位艺术家,不同创作阶段的作品也会有优劣之分。这时候就要考验你的眼力和美感了。

如何培养好眼力?
第一,要多看好作品。其次,要多做功课,研究优秀作品好在哪里。你的一切努力都不会白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