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首页陈世英:重置时间,与万物通感

陈世英:重置时间,与万物通感

六月 22, 2022

“想象中的虚幻空间和真实的物理物质之间有何区别?”
华人世界首屈一指的珠宝艺术家、视觉艺术家陈世英近日在意大利威尼斯推出的个展《图腾》,将对这个问题的探讨推进了一步。

采访/撰文/策划:何敏   摄影:Massimo Pistore、Giacomo Cosua、Federico Sutera、

春天的威尼斯宁静而潮湿,气势恢宏的大运河两岸矗立着建于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物,方达科·马塞洛(Fondaco Marcello)家族在岸边拥有一座建于15世纪的大型货仓,如今家族已将它改建成一处专用于展览的胜地,承载威尼斯每年丰富的展览奇观。拿破仑曾毫不吝惜地赞美威尼斯——这里有欧洲最美的客厅“圣马可广场”,作家Luigi Barzini形容威尼斯“无疑是最美丽的人造都市”,“美”已不足以概括威尼斯,无论是在奇数年举行的艺术双年展,还是在偶数年举行的建筑双年展,都是整个欧洲最让人心动的智性活动。

陈世英在《图腾》展览现场,摄影:Federico Sutera

而此刻,在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期间,珠宝艺术家、视觉艺术家陈世英(Wallace Chan)的个展《图腾》就在威尼斯大运河边Fondaco Marcello家族的这座静穆的历史建筑里徐徐展开。

物质与时空的对话

走进Fondaco Marcello展览空间,幽暗的光线让人一时无法分辨身在何处。待眼睛渐渐适应,仿佛来到了与地球有着截然不同秩序的世界:是回到了史前时代,还是穿越到了未来?以钛金属打造的银色人脸,紧闭双眼,如婴儿沉睡般安详,又有神像似的庄严。或卧倒在地,或平静矗立。而与银色钛金属人脸“对话”的则是锈迹斑斑、正在继续氧化的工字铁。工字铁充满时间的痕迹,但是切割精准、冷静,似乎是人类历史演进的代表,也暗示着人类的逻辑与理性。

陈世英个展《图腾》展览现场,Fondaco Marcello,威尼斯,2022,摄影:Giacomo Cosua

钛金属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大多被用于航空制造,但又因其价格高、加工工艺复杂,极少被用于艺术创作,而陈世英投身于钛金属的研究与创作实践已有20余年。他说:“钛金属是轻的,但它却是强的,铁是重的,却比钛金属弱,铁是古老的(人们使用铁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而钛金属属于未来。我用钛金属做成头像,用铁来打造身体,钛金属表达‘灵性’,铁则强调‘悟性’,一个是温柔的,一个是僵硬的……

陈世英个展《图腾》展览现场,Fondaco Marcello,威尼斯,2022,摄影:Giacomo Cosua

消极/积极、黑暗/光明、物质/空间互相转换,这是我近半个世纪的创作实践中最热爱的部分——与物料对话,进而进入与时间、空间的对话。”

熟悉陈世英的人都知道他是华人珠宝艺术家中的骄傲,他是首位获得大英博物馆收藏的当代中国珠宝艺术家,在过去40余年的创作中,他曾首创多项技术,包括将钛金属应用于珠宝创作、世英切割等。而他在视觉艺术方面的探索近年来才逐渐为人所知。

陈世英与策展人James Putnam在《图腾》展览现场,摄影:Massimo Pistore

他这种跨学科艺术的实践被大英博物馆前当代艺术策展人James Putnam注意到,并评论其为“激进而空前”,他说,陈世英“创造微型和大型雕塑的技巧似乎造就了他对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之间联系的独特见解,成为了他的创作特色”。

在确定今年在威尼斯举办这一展览时,他与James Putnam几乎不约而同地想到将去年在ART021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上展出的高达10米的巨型雕塑《钛坦XIV,物质与时间对话》拆解,一旦解构,雕塑作为统一的形象便不复存在,从而转变成装置,而雕塑所代表的过往的秩序也全部分崩离析。一个如此巨大的雕塑,当它被分解、散落放在空间里的时候,不正是隐喻当下世界的种种不确定状态?

几百年一呼,几百年一吸

香港多传奇,陈世英是其中之一。他幼时家贫。13岁时,陈世英为补贴家用中断短短两年的学业。16岁那一年他成为宝石雕刻学徒。9个月后他便在公寓楼的消防通道内建立了自己的珠宝工作室;30岁出头,他受邀去欧洲参加巴塞尔世界钟表珠宝博览会(Baselworld),在朋友的推荐下,他前往威尼斯参观威尼斯双年展。陈世英回忆道:“那时我做宝石雕刻,能找到一枚直径20或30厘米的宝石,已属非常罕见。梦想到威尼斯来做大型雕塑展览,简直遥不可及。”

2019年,年过六旬的陈世英,已经在用钛金属做大型雕塑了。“我决定,此生无论多困难都要去威尼斯做一次个展。”2021年,这个愿望在Fondaco Marcello家族的帮助下实现了——《钛坦:物质与时空对话》在Fondaco Marcello位于威尼斯大运河边的展览空间内开幕,威尼斯副市长Simone Venturini专门出席了开幕仪式,前来观看这些穿行于古老与现代,时间与空间,具有超验性的创作。

陈世英个展《图腾》展览现场,Fondaco Marcello,威尼斯,2022,摄影:Massimo Pistore

佛学研究对他的创作有巨大的影响。他每日打坐、冥想,在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中与各种生命体共鸣,修行给他带来了对时间与众不同的体认。

有一天,他睡不着,便起身打坐。“我闭上眼睛,调匀呼吸,开始冥想,感觉只过了5分钟。等我睁开眼睛,才发现已经过了5个小时。他意识到,不同的意识维度,可以对时间产生不同的体验,5分钟与5小时可以自由转化。

在他修行的时候,曾经尝试过一个多月不吃食物,只喝温水以及深呼吸。“当我沉浸在意识的世界里,被我吸入肺部的微生物似乎转变成身体的养分。此刻,我的头脑异常清醒,对周围的事物变得更加敏感,用意识‘看’到的一草一木比我双眼所见更为真实、细腻。一朵花,蕊头、茎脉,在我面前纤毫毕现,我甚至能感受它的一呼一吸;杯子放置于桌子,是物与物的相遇,彼此皆有感应,也要温柔地对待它,轻拿轻放。”

2001年,一直在进行佛学研究的陈世英决定出家修行,他把家中财物四散给别人,连照片也全部焚毁。“人生就是一场追寻,物与物可以互融,亦可互拒。精神与精神的分裂与共聚,反而令我的创作更为自由。”

经历了6个月的修行之后,他有所顿悟,重返尘世。“我出家是为了寻求生死的答案,还俗之后,通过雕塑创作继续探求生命的真谛。”经历了出家之后,陈世英意识到天地万物一切皆有生命。自己每日面对的宝石是“活”的,一片金属也有生命,只是它们的生命节律与人类不同,石头几百年才一呼,几百年才一吸。工字铁也在呼吸,铁锈就是它们呼吸吐纳的证明。

创作者从虚空中找寻存在

1987年,陈世英独创了“世英切割”,奠定了他雕刻大师的地位,而那时陈世英不过31岁。这是一种“幻象雕刻法”,能表现出雕刻面的4面倒影,也即在透光宝石材料中,一共展现出5个影像。这种雕刻的原理是以逆向思维为主导,结合精准的计算、宝石切割和360度阴雕技术,为了避免工具高速旋转产生热度导致宝石崩裂,整个雕刻过程都需在水中完成。

陈世英在《图腾》展览现场,摄影:Federico Sutera;

“创作者从虚空中找寻存在,”陈世英说。而这种寻找如同修行一样,需要长期的训练才能获得。当他将双手浸泡在水中,用高速旋转的切割工具工作时,全然地忘记了自己的存在。水先是渗透了袖子,渐渐地又渗透到裤子,整个身体都湿透了,他也全然不知。“我只是专注于手中的工具与宝石,它们在互动,工具的尖刃就是我的意识,就是我的存在。”此时并非用手雕刻,亦非用眼来观看,完全凭借意识在宝石中蜿蜒腾挪,雕刻出幻象来。

陈世英个展《图腾》展览现场,Fondaco Marcello,威尼斯,2022,摄影:Massimo Pistore

陈世英个展《图腾》展览现场,Fondaco Marcello,威尼斯,2022,摄影:Giacomo Cosua

创作的时候,他选择接近永恒的物质作为创作载体。人的生命有限,而宇宙无尽。“我创作是为了给历史做个交代。历史可能会记得我,也可能不会,但是,至少作品可以为我的生命存在做一个见证。”

在陈世英看来,物质是量度时间的单位。童年时,他已经学会用物质量度时间。小时候因为家里穷,妈妈给他买的短裤必须要长过膝盖,这样可以多穿几年。由于生活一直都很困窘,雕刻刀钝了,他也不舍得把它扔掉,尽量想办法开发它的第二种功能。

20多年前,陈世英想要用钛金属创作一朵郁金香,他订购了一家荷兰花店的郁金香。等到郁金香漂洋过海来到香港,到达他的手中,已经快要枯萎。他想,郁金香存活需要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便把它放在冰箱里,过了5分钟打开冰箱,郁金香居然又活了起来。就这样,每隔5分钟他打开冰箱门,观察郁金香的形态,如此开关多次,才最终把郁金香的形象、细节描绘下来,用钛金属创作了一朵银色的郁金香。

“我从小缺乏物质,所以千方百计想延续物质的生命。长大了,裤子就合身了,找到方法,雕刻刀可以复活,花也可以起死回生。当作品被创作出来,一切就获得了永生,我将钛金属与工字铁并置,给它们人格化的表情与形态,让它们拥有某种壮丽的诗意。钛金属活得比工字铁长久,而钛金属、工字铁都会活得比我长久。当我在世上消失之后,作品就是我最忠实、最温柔、最坚定的承载。”

NOBLESSE 对话 陈世英

你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创造力,是如何做到的?

创作者从虚空中找寻自己的存在,这种存在是纯精神的存在,大约都是记忆的投射。如果说我有任何的信仰,我的信仰就是创作。如果说我有导师,匮乏的物质就是我的导师。由于这些认知不停地在我的意识里投射,如同一道光进入宝石之后不断地折射、反射。可能这就是创造力旺盛的原因。

能否和我们分享典型的工作日程?

朋友们都知道我没有节日的概念,但是我感觉每天都像童年过节时那么开心,因为我每天面对的不是工作,而是自己兴趣所在。每天早上一睁开眼睛,我就充满激情地想去工作。我觉得人生最大的意义就是“存在”,就是寻找乐趣,而创作就是我的乐趣。

作为一个创作者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

我每天都充满了感恩,有一颗感恩的心是创作者最重要的条件。感恩,以天地万物为师,令“自我”不断地缩小。自我意识缩小,则天地万物之师变大。希望“自我”缩小之后,能成为宇宙信息的载体,如此,我的生命就成为我的作品,作品留住了我的生命,成为历史中的一段凭证。带着前人的过去,走进后人的未来。

为何要以天地万物为师?

如果我很自大,创造一个10米高的雕塑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那我就停留在“自我”的状态。如果我换一种认知,一件10米高的雕塑只是天地给予我的沟通的桥梁,自我便会缩小。宇宙的信息无限,既没有空间的尽头,也没有时间的开始与终结。而我的时间最多只有100年。当“自我”越来越小,我的时间越来越少,那我的创作冲劲就越来越强,更加充满精力。

走到今天,你还有什么梦想没有实现?是什么吸引着你继续向前?

我时常感到幸运,过去在我身上发生的事情,都是我的意识的投映。我明白,当下异常重要,需努力把握。如果我能把握当下,未来所得会比我梦想得到的更为精彩。梦想是人的想象,它总有具体的形象,总有边界。但是如果我能够掌握当下,把每一分钟、每一秒都做到极致,所得会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