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首页设计师的大漆实验

设计师的大漆实验

四月 21, 2022

采访/撰文/策划:徐露梅   图片:品牌及设计师提供

| 陈旻:设计师的大漆器物实验

设计师陈旻一直在传统工艺、设计与艺术的交叉点耕耘。此前,他带来了一组名为Identical(大同)的漆艺餐具,将现代的造型语言运用到传统漆器上。

Identical意为完全相同的、同一的,这组作品在造型上呈现出上圆下方、圆内立下四足的形态。实际上,在设计师的概念中,所有器皿的原型均来自同一个等大的圆,圆心处等大的正方形构成餐具的底部结构。“我们当时先做了纸样,想法也很简单,就是想把平面的圆立起来,这样就需要把中央正方形四个角上的扇形剪掉后拼合。随着剪除扇形的面积不同,拼合出来的器皿也有不同高度,最终构成这一套Identical。”陈旻告诉我们,“所以如果把这套餐具‘拍平’,它们其实是一个圆。此外,当所有餐具堆叠在一起时,从侧边看,其剪影再次回归同一个圆。”

在工艺方面,Identical创新地使用了大漆工艺,作为一款脱胎的餐具,它非常轻盈,“大漆器物中脱胎、木胎、瓷胎、铝胎的都有,重量可以选择,我个人觉得漆器还是要轻”,陈旻说。为了展现“大同”的概念,设计师希望创造从粗糙到平滑、从紧密到稀疏、从沉重到轻盈的边缘渐变效果,以符合对比的隐喻。

“从前我们自己喷漆的时候总是会先拿胶带贴好,喷完漆撕掉,使边缘看起来整整齐齐。于是,我们也拿这样的标准去要求制作大漆的工匠师傅,让他们在一层层上漆的过程中也这样做,以达到边缘渐变的效果。”陈旻告诉我们,“刚开始师傅在一块板上做了试验觉得还行,但真的开始做器物的时候才发现太难了。因为做一层颜色就要整体打磨一次,到了第二层、第三层的时候,器皿很容易就磨穿了。”

在项目结束后,陈旻打趣道:“做完后工匠师傅可能不会再想帮我们做产品了,因为实在太难做。”大漆与设计的创意结合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在这一次大漆的试验中,Identical展现了传统大漆器物现代感的一面,使之成为了现代餐具器型与传统大漆工艺结合的一次颇有意义的尝试。

| 丁乙:大漆X艺术X碳纤维家具

不久前,SHANG XIA携手著名中国当代艺术家丁乙呈现全新“大天地”限量合作款碳纤维家具,将艺术家标志性的抽象视觉符号“十示”融于SHANG XIA上下的经典设计中。这已不是丁乙第一次与SHANG XIA合作了,在他看来,与SHANG XIA创始人蒋琼耳相识十余年,再一次做跨界联名,绝不能只是单纯地将作品印在家具上,而是需要将SHANG XIA脱胎于中国传统家具形态、运用高科技超轻碳纤维材质打造的“大天地”系列家具,与艺术家独有的“十示”艺术语言在设计和精神两个方面均达到高度的融合呼应。

最终,两人想到了大漆,想到了以传统漆器的剔犀工艺为灵感,利用家具的载体,呈现三维立体的“十示”系列画作。整个研发调整过程历时数年,丁乙选择了颇有水墨意境的《十示2015-15》和当代性浓郁的《十示2017-9》两幅作品。

拿脱胎于《十示2017-9》的碳纤维桌、条案及博古架来说,在碳纤维家具上,先后刷上了橘红、深红、黑色、灰色等7层不同颜色的大漆,这些颜色与刷漆顺序都是丁乙在深思熟虑后设置的。在这之上,采用特殊的丝网印刷方式,《十示2017-9》被印制在桌面上。不仅如此,从传统漆艺的剔犀工艺中获得启发,丁乙还与匠人协作,沿着“十示”的笔触进行雕刻,使下面7层漆的颜色透出来,有虚(未被雕刻的丝网印刷桌面图案)有实(雕刻后透出的不同颜色的底层大漆),并形成凹凸错落的独特肌理。

丁乙认为,一层层上大漆的过程其实与布面油画有着相似之处,类似剔犀的雕刻则还原了艺术家理性中蕴含情感的笔触痕迹,带来如原作般的卓越质感。

这与SHANG XIA融东方、现代、美学、工艺于一体的对立与和谐的多元风格不谋而合。跳开一步来说,艺术家天马行空的创意打破了大漆的传统工艺流程,对未来大漆家具的设计未尝没有启示意义。

| 陈燕飞:寻找漆艺与家具、传统与当代的平衡

中华民族是最早使用漆的民族,历史可以追溯至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天然漆有防腐、装饰的功能,漆膜坚硬耐薄,作为家具的保护层至少使用了3,000年。在明代中后期硬木家具出现前,大漆家具曾是皇家的尊贵用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大漆家具为什么被逐渐遗忘了呢?在当下的语境中,又如何让大漆的古典质感在现代家居环境中重新绽放光彩?璞素近日推出了全新大漆艺术家具系列,试图在大漆艺术、当代东方审美和实用家具之间寻找平衡。我们采访了璞素创意总监陈燕飞,听他谈谈这个系列台前幕后的故事。

丘山茶桌及其桌面细节

Noblesse 对话 璞素创意总监陈燕飞

是什么契机让你决定开始做大漆艺术家具系列的?

璞素一直都关注中国的传统手工艺和材料,在这个基础上用创新的设计与生活的理念进行家具设计的突破,所以关注大漆也是自然而然的事。大漆是中国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工艺,从材料来说也是一种环保耐久的好材料。更重要的是大漆在色彩的表现力上非常突出,这是木质家具和其他材质家具所不具备的。

璞素的大漆艺术家具经历了多久的研发时间?

我们已经准备了两三年时间了,前期的研发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考察全国各地做大漆的地方,使用的材料、可实现的工艺、师傅的手艺和工艺流程是怎样的。最终我们选择在福建福州地区完成大漆家具的生产,因为这里保留了传统的工艺和做法,从业人员相对比较完整。还有一部分精力花在设计上,我们的目标是既要有传统文化和东方审美,同时它还应该是当代的,无论造型还是视觉,都能与当下的环境相融。

具体来说,这系列作品运用了哪些大漆工艺?

从大的分类来说,大漆工艺主要分为纯色的素髹、通过颜色和其他材料堆叠打磨而形成的肌理以及进行精细表面图案处理的嵌螺钿、扫螺钿。第三种我们认为更偏精细工艺的方向,所以剔除了,璞素的大漆艺术家具主要着重于前两种工艺。素髹能呈现出大漆独有的人工与自然之间的独特质感与丰富的变化。肌理工艺,我们通则过一些现代的材料与手法上的改良,简化了工艺的复杂度,一样可以达到效果。此外颜色也是一大特色,我们也会选择比如灰粉色这样摩登中具有东方色彩的颜色,跟传统有些差别。以上三点是我们主要的工艺特色,璞素的大漆艺术家具没有追求极致的工艺,我们尽可能在工艺、设计、生产之间寻找平衡,因为我们希望通过这个系列,让更多人走近大漆家具、消费大漆家具,并可以每天使用。

做大漆系列艺术家具的难点和挑战是什么?

整个系列首先是可消费家具,不止推出了一款,而每一款家具也不是整体上都是大漆。比如我们的桌子,桌面采用了大漆工艺,桌腿是木作,中间的连接件会使用金属,这样一来,产品的材料丰富性大大提升,且包装、运输、安装也会方便很多。生产及运输安装是我们设计家具必须考虑的因素,而大漆与其他材料的衔接也是我们一直在攻克的工艺难点。

| 融设计图书馆

在感物Ugan concept的独家支持下,融设计图书馆为期5年的“中国传统手工艺材料之木材料研究计划”于近期发布了其2022年的成果——以“木材料与大漆”为主题,在遵循逻辑系统调研大漆工艺后,制作了一系列材料研究样片,并产出“大漆研究图”和“木与大漆研究图”两张材料与工艺研究地图。

在大漆与木的研究中,融设计图书馆从大漆的“粘合”“填补”“涂层”“成型”四个功能角度出发,进行材料设计与材料实验,提取大漆工艺的原有特性,与不同种木材和木材的不同性状进行了新的碰撞。

皮胎

髹饰试片的纹理测试手板

在研究大漆的黏合功能时,团队运用粘连、镶嵌、作灰三种处理大漆的方式,对木块、木片、木屑、木炭四种木的性状进行黏合实验。填补功能最具代表的工艺体现即是雕填工艺,混合灰料的大漆可以轻易地填入胎体缝隙,或者创作纹理。涂层研究从色彩、防护、涂层、装饰四个角度对其赋予木的变化进行研究与材料创作。而在装饰方面,融设计图书馆邀请范建军邱凡芝漆器研究所创作了一系列传统与创新并行的试片,如以纸与布做底纹的“一闲张”试片、从湿拓(墨流)工艺而来的大漆湿拓试片等。还涵盖了一些非常独特的髹饰工艺,如变涂工艺的纹理模仿(仿石纹、仿面料、仿青铜、仿皮革等)。

木胎

针对大漆成型功能中最有代表性的脱胎漆器,融设计图书馆还采用脱胎、编织、叠加、造型四种方式,对以木皮和木纤维为主的材料进行了成型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