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首页暗藏火盆的暖房

暗藏火盆的暖房

十二月 01, 2021

技术发展的水平决定着生活方式,在冬季保暖领域,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别。往昔时代,取暖主要靠烧炭火盆,上自天子下至平民,在对火盆的依赖上倒是形成了一致,不分贵庶。
撰文:孟晖    策划:何敏

古人冬日离不开的炭火盆乃是特制的炉具,形状为或方或圆的浅盆,带有低矮的支足,盆内燃烧木炭,通常放置在房间当中的地面上,因此又称“地炉”“地火炉”。

地炉燃着火光,带来温暖,予人以安全、安定的心理慰藉。不仅如此,它还提供多项便利。通常,炉灰内会插有一只水瓶,温着热水,随时供人饮用或点茶;一旦将炉火拨旺,则足以烫酒;而把芋头、栗子之类的零食埋在炉灰中烤熟,更是当时人们很喜欢的一种消遣。另外,在地炉上扣个藤条或竹条编的熏笼,再将衣服、被子铺于熏笼之上,便可将衣、被烘暖。

随着时间的进展,人们根据生活的实际需要,对炭火盆的使用方式不断进行着改良设计。例如,为一只火盆配置一座高大的木制盆架,这一形式被称为“厅炉”,便于人们围炉而坐,一边取暖一边开展诸般社交活动。

但是,炭火盆释放的热量终归有限,空旷的房间还是让人感到寒冷,于是,人们便想到将火盆与各种坐具或床具结合到一起,形成携带暖源的家具。这类坐具有简有奢,有大有小,形式不一,最有意思的是,清代的“设计达人”李渔创造出一款可移动的“胶囊暖房”。此款胶囊房是李渔为自己量身定制的,名为“暖椅”,他在《闲情偶寄》里详细介绍了其形态:首先特意打造一只比太师椅略大的座椅,但要采用躺椅的形式,靠背为向后倾斜的状态。然后在椅座两侧各装嵌一面具有一定高度的护板,前后两面则各设一道活门,其上再加设个顶盖,由此,围绕着椅座就形成一个四方小阁,近似轿厢。

最重要的是,椅面之下是一个完整的木质底座,在底座的背面装设一只活动抽屉。抽屉的底面镶嵌薄砖,内壁则满镶一层铜皮,可在其中燃炭,承担炭火盆的角色。至于椅面,则以木栅条铺成,这样,底座抽屉里的火温便能从栅条缝隙当中溢起,充满整个椅厢。因为有限的空间聚拢起热气,所以非常省炭。在炭火上放一块香饼,还会有熏香的淡淡氤氲不断从底座的木栅间升起,洇香了椅厢内的空气,也洇香了坐者之身。

清陈枚绘《月曼清游图》册之一(现藏故宫博物院)

对李渔来说,这是一间袖珍的封闭性小书房,他很喜欢于冬日坐在这样的椅厢内著书为文,因此,座上还配制了一只可以充当书几的“扶手匣”,匣面嵌入一方小砚,饥饿时就着小书几吃点点心,累了便向后仰靠在倾斜椅背上小睡休息,足以悠哉终日。

他很得意地鼓吹暖椅的好处:如果满屋摆火盆,不仅开销大,而且容易生灰尘,而一旦将炭火盆安置在特制的、座位表面布满通气镂孔的坐具下,人坐在上面,即使盆中的炭火很弱,也足以把坐者的全身熏暖。实际上,李渔是在炭火盆热力有限的情况下,把起居空间尽量加以收缩,限制在一个狭小的密闭空间内。可以说,他通过“胶囊暖房”,实现了“低碳”生活。

妙的是,这座胶囊房还能担负烘熏衣被的任务。夜晚正式就寝前,可以先把枕头被褥放到椅面上,使卧具熏热、洇香;同理,第二天晨起后将要穿戴的衣服鞋帽更是可以在暖椅的椅厢内放置整夜,然后暖烘烘地包裹人的躯体。

在李渔极具才华的构想中,这座暖椅甚至可以捆上轿杠,罩上轿衣,载着士大夫在雪寒天气外出访客拜友。如此,它便转化为一抬加装自暖设施的轻便小轿了。

| 孟晖:专栏作家,著有《中原女子服饰史稿》、长篇小说《盂兰变》及随笔集《潘金莲的发型》《花间十六声》《画堂香事》《贵妃的红汗》。(menggr@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