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首页如果安迪·沃霍尔也玩“朋友圈”

如果安迪·沃霍尔也玩“朋友圈”

十一月 02, 2018

在观看近期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开幕的“安迪·沃霍尔:从A到B,循环往复”大型回顾展之后,人们会发现,如果沃霍尔生活在数字时代和社交媒体的当下,他绝对是一个“超级红人”和“流量担当”。

编辑/撰文:苏婷婷 图片提供: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

“你只需要看着我的绘画、我的电影和我的样子,这就是我。在这些表面之下什么也没藏着。” ——Andy Warhol

安迪· 沃霍尔在1965拍摄的电影《Lupe》,由Edie Sedgwick出任主角;

    “如果安迪· 沃霍尔(Andy Warhol)仍在世,他将会创作哪类艺术作品呢?”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从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最新的、迄今最大型的安迪· 沃霍尔回顾展“安迪· 沃霍尔:从A到B,循环往复”来看,“他很可能会成为一位数字制作和社交媒体运用的大师”。惠特尼博物馆高级策展人兼国际事务总监Donna De Salvo说,“安迪· 沃霍尔的作品中有预示着各方面的数字制作和社交媒体,并给观者一种直观且深刻的启迪。”

       11月,美国纽约秋意甚浓,坐落于满布着画廊的切尔西区、高线公园(The Highline)南部尽头的惠特尼博物馆新馆,以充满棱角的不对称结构、大量落地玻璃窗的设计,使整幢建筑显得晶莹通透,宛如一个巨大的时光宝盒,此时,安迪· 沃霍尔职业生涯中的350多件艺术作品都在这个珍宝盒里,如同串联起的时光记忆,一一铺陈开来。

       这是继1989年之后(安迪·沃霍尔逝世两周年时,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曾举办过一次回顾展),第一场超大规模及全面的沃霍尔回顾展。走进自然光充盈的博物馆内,无论是全纽约最大的无柱展厅——跨越五层的尼尔· 布鲁姆家族(Neil Bluhm Family)厅,还是相邻的几个画廊空间如考夫曼画廊厅(Kaufman Gallery)等,都展出着沃霍尔所有能涉及到的媒介作品,包括他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早期商业插画、1960年代让他成为美国艺术“红人”的大量丝网印刷波普艺术作品,以及1980年代的带着些许恶意和结合人类头骨的绘画作品等,不少作品都是首次呈现于世人眼前。位于五层的博物馆剧院和三层的苏珊和约翰· 赫斯家族剧院(Susan and John Hes s FamilyTheater),则是重新认识安迪·沃霍尔的另外一条线索——沃霍尔于1960及1970年代创作的实验电影作品。

推翻既定“人设”

       安迪·沃霍尔,国际公认的20世纪最伟大的美国艺术家之一、波普艺术大师,他创作了数以千计的作品,绘画、印刷、雕塑、录像、电影、摄影等不同的媒材,他都应用得游刃有余。而他又是一位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界限的打破者,他的作品是上至总统权贵,下至普通百姓都能享用到《金宝汤罐头》《可口可乐》,呈现出“可口可乐”姿态——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都能从其鲜明的色彩和明确的构图中获得快乐,他本身也是波普艺术的缩影。

       但是人们关注到的仅仅是他成就中非常单薄的一面。策展人De Salvo表示:“我们一直都对安迪· 沃霍尔的人设非常关注,这使我们很难看清他全部的作品,沃霍尔还藏有很多可以挖掘的东西,而这正是此次展览的意义。”

 1961年的丝网版画作品《超人》

       艺术在时代洪流中扮演了一个活跃的反思者角色。1964年,作为新生代前卫艺术家的沃霍尔受邀参与世界博览会纽约州馆建筑外立面公共艺术项目的设计,当时他为纽约州馆做了一个《13个头号通缉犯》方案,把直接从纽约市警察局宣传手册上采集的13个头号通缉犯的面部照片用丝网印刷放大后做成墙面,当然,这个作品很快就夭折了。惠特尼博物馆举办的大型回顾展,按照时间顺序追溯了《13个头号通缉犯》的夭折谜案,在这个过程中,所有可能的嫌疑犯都一一亮相:当时的纽约州馆建筑师菲利普·约翰逊(PhilipJohnson)、时任世博会主席罗伯特·莫斯(Robert Moses)、时任纽约州长内尔森·洛克菲勒(Nelson Rockefeller),最神奇的是沃霍尔本人。所有的作品都以丰富的支撑材料、事实的记录文献等对“夭折谜案”进行了详细的背景介绍,布满一整个展厅的各种“遗物”使我们得以窥见沃霍尔创作生涯中一段令人惊叹的过渡期。

数字时代下看安迪·沃霍尔

       沃霍尔所创作的大量名人肖像丝网印刷制品《杰奎琳·肯尼迪》(Jacqueline Kennedy)、《伊丽莎白·泰勒》(Elizabeth Taylor)、《玛丽莲·梦露》(Marilyn Monroe),用重复的“相同”图像,创造出看似无穷无尽的变化。“重复、扭曲、伪装、不协调的颜色,以及对图像的循环利用都预示着这个数字时代最深刻的影响与问题。因为我们不再知道能相信哪张图片。”De Salvo这样评论道。

       而放在如今数字时代和社交媒体的背景下来看,沃霍尔就是一个“超级红人”和“流量担当”。他在纽约第47街东段开设的工作室——“工厂”(Factory)很快成为了“纽约根据地”,聚集了大量艺术家、作家、收藏家、音乐家、富商甚至王室成员,在那开办的聚会常常会出现在全国的新闻中,沃霍尔也会用电影拍摄的方式为他的朋友们“试镜”,因此留下了大量碎片化、精短的肖像影集。如今看来,沃霍尔强大的“朋友圈”所集结的小视频可以视作是1970年代“脸书”(Facebook)的前瞻版本。“与以往任何艺术家相比,沃霍尔更理解美国对公众性和隐私性的双重渴望。”

       如今在“安迪·沃霍尔:从A到B,循环往复”回顾展中,这些影像被集合成了不同主题的电影播放,可以在展厅内以及博物馆分别位于三层和五层的剧院中,一窥沃霍尔的“朋友圈”。安迪·沃霍尔回顾展于纽约的首展结束后,将于2019年春、秋季分别在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SFMoMA)和芝加哥艺术博物馆(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继续巡展。

安迪·沃霍尔:从AB,循环往复

Andy Warhol: From A to B and Back Again

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

20181112日至2019331

www.whitney.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