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首页双面CARTA:音乐的感觉与生俱来

双面CARTA:音乐的感觉与生俱来

十二月 06, 2021

14岁自学打碟,22岁入选DJ Mag’s Top100的DJ Carta,其实有着自律而佛系的另一面。
采访/撰文:陈元      策划:Y.L.      摄影师:郭一      鸣谢场地方:隐溪茶馆(环贸店)

如果不是Carta引荐,我不知道在巨大商业中心的背后,有这样一家隐秘而安静的小茶馆。“哈!是吧,我常来。”Carta半带得意地笑着。身为DJ,他奔波于各式各样的商演和音乐会,也常去茶馆里独自饮茶,一坐就是半天。“我就是个很极端的人。”他这么形容自己,然后狡黠地一笑。

这让我很难不注意到Carta的眼睛,他的眼睛很亮,这种光亮很难在习惯夜场演出的DJ脸上看到,充满生机且坚定。

一面张扬

和Carta聊天是一个不断感受惊讶的过程。

在香港出生、同时拥有意大利和中国血统的他,自小在上海长大,又去英国留学,可以自如地切换普通话、英语和上海话,兴起时哈哈大笑——这是多元文化在他身上留下的影子,自信、随性、张扬。

14岁那年,他去英国参加夏令营,接触到了当时相对前卫的电子音乐。“那时买了一张混合的CD,都是一些榜单上的歌,其中一首歌给我的感觉很不一样,不那么‘口水歌’,也更有律动感。我就去查那些音乐人和制作风格,就是电子舞曲、电子音乐。”Carta说,这给他打开了一扇门——尽管那时候,他还不知道自己会走向哪里,走得多远,“但是我知道我就要做这样的东西,这种音乐”。

回上海之后,Carta买了一个小型混音器,尺码大概只有电子琴的一半,“就像个小玩具,但是够你去摸索”,他喜欢那种和音乐玩游戏的感觉。

15岁,Carta禁不住那个“想去人多的地方放音乐”的念头,他跑去同乐坊附近打探,径直走进一家Club,问:“你们要不要找DJ放歌?”Club里的人抬头打量这个少年,然后二话不说请他离开。“我就琢磨了一个礼拜,想怎么样才能让自己在那边放歌。然后一个礼拜之后,同样那一天同样的时间,我又跑过去了。我和他们说,我跟你谈谈。”Carta笑起来,也为当年初出茅庐的自己捏把汗。“我说我想在你们这里做活动,可以卖门票,然后我们分成。100块钱一张门票,如果有100个人来的话,你们拿八我拿二,如果有200人来呢,你们拿七我拿三……以此类推。”

征得了同意之后,Carta在Facebook上发起了一个活动,叫上了其他国际学校的朋友,并呼吁大家带更多人来听他的现场。最终他的“DJ首场演出”收获颇丰,“一下赚了几千块”,更重要的是,他享受到了在现场放音乐的快感。“那边Club的人跟我说不提供设备和其他内容,得自己打一晚上碟。我想那可不是太好了吗!于是我那天从晚上10点一直放歌到凌晨3点,足足5个小时。”

也就是从那晚开始,仅仅凭借一个混音器,还没有正式学过音乐的Carta就已经真正走向了DJ商演的路。

18岁,Carta从英国学完音乐回到上海,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就成为各大Club里的DJ support;20岁,Carta宣布在丛林音乐节的主舞台上演出,并制作推出了主题曲《Aranya》;21岁,Carta的DJ音乐人身份开始在全球收获听众,几个极具分量的国际舞台都邀请他去演出,如Tomorrowland音乐节、Ultra Music Festival上海站、巴黎站和新加坡站,以及阿姆斯特丹电子舞曲节(Amsterdam Dance Event)等。与此同时,Carta在Hit FM Radio广播台也拥有了超过800万听众,他把电子音乐的魅力散播到全球各处,为更多人打开了电音世界的神秘窗口。

22岁,Carta入选DJ Mag’s Top100,这也是第一个入选榜单的中国音乐人。2021年,25岁的Carta已在榜单上名列第60位。

不得不承认,Carta是有天赋的。从15岁第一次做DJ现场至今,跑过全球各地大大小小的演出,他对在哪个场合放什么音乐、应该怎样面对听众,都得心应手。他深知自己的能耐,毫不讳言:“就混音技巧来说,每个人给予他足够的时间,都是可以练出来的。但是一个人对于音乐的感觉,我觉得这个是与生俱来的。”

一面佛系

但Carta令人惊讶的绝非仅仅是他向外展露的那一面。饮茶的时候,他脱下大衣,黑色T恤上写着“外柔内刚”,赫然一身肌肉亮出来。在众人艳羡的目光里,他又笑起来:“我每天健身。”

自律、沉静、有点“玄乎”的佛系感,是他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比如喝茶,这个看似不太适合年轻人的习惯,来源于Carta小时候喝中药的经历。被外公外婆带大的他,在一次生病尝过中药汤后,喜欢上那种味苦又芬芳的口感。“其实我小时候就喜欢喝茶,任何苦的东西我都喜欢。小时候不肯吃饭的时候,外婆会问‘苦的吃不吃?’我说‘吃的’,外婆就在饭里加一勺咖啡粉。”

这种对“苦后回甘”的热衷,和Carta现在对生活的态度很像。不演出的时候,他给自己划分了时间板块,晚上11点睡,早上7点醒,锻炼、吃早点、阅读,一天的生活井然有序。Carta说,以前他还打英式橄榄球,整整8年的体育训练让他养成了规律健身的好习惯。“当然,当DJ刚出名的一段时间我也很疯狂,夜里的演出到三四点,还可以不醉不归。但现在想想,觉得好像没什么必要。”Carta说,他看到音乐行业的属性,如果在夜夜笙歌的状态下持续,“是非常容易迷失自己的”,“这种状态会对你的音乐创作和音乐进步产生巨大的影响,这不单单是你身体上的累,一直在那种很嘈杂的状态下,心也会累。那么当你的意识不在一个很深层次的状态下,你对音乐的感觉也会变”。

在回归规律作息之后,Carta日常会做冥想,沉浸到一个只属于自己的场域里,体会更大的世界。“最近一段时间,我在看量子力学相关的东西,很多时候还喜欢看《道德经》《心经》这类的书。”这和他做音乐的过程有些类似,他享受着这种大脑极度放空又极度充盈的状态。“到最后冥想讲究的就是你所能达到的意识状态,其他的一切都是添加物。”

Noblesse 对话 Carta

最初做电音DJ时,有没有想过自己会这么成功?

说实话,我从小就挺乐观的。那个时候我跟家里人说,我要做音乐,他们就说你都没学过音乐,怎么做?我说我肯定可以。我自己内心的感觉就是我可以做到,也根本就没有去思考过万一不行怎么办。我非常明确,能把一切画面全部想象出来——我在哪个舞台上演出,台下有多少观众。

之后你就直接去英国念了音乐吗?

没有。那是在高中的时候,英国高中体系是任选三门课,我选的是音乐、媒体和商务。我跟家里人说给我一年时间,让我去摸索,能做出什么的话就继续,做不出来就回去读书。结果那一年内,我把自己签到了当时是电音界最大的厂牌,后面被华纳给收购了,然后就上了当时风暴(Ultra Music Festival)的主舞台。

上海这两年DJ电音现场越来越多,你怎么做到让大家对你的音乐有感,让越来越多的人来听你打碟?

首先我从15岁到现在25岁,放碟放了有10年了,业内的人对于我的音乐和深度都是认可的;二是因为我能掌控好所谓的火候,就像烧菜一样,如果火候太太、温度太高的话,味道会过,但是温度太低的话,它又不一定有味道,所以所谓“掌握火候”,就是说你一边要以艺术家的心态去展示你的艺术作品,但同时你也是一个服务者,去服务下面的人。

你会不会觉得个人辨识度很重要?你会为了观众做更具个性化的音乐现场吗?

我觉得其实对于我来说,单单辨识度这一点在我个人眼里并不是太重要,我更看重的是呈现出更好的作品质量。

你现在想担任的角色是什么?

看门人。大家请进,哈哈!我现在更想要去做到的事,就是让一些没有接触到电子、没有机会去现场或者没有完全听过的人,让他们听到之后会对电子音乐产生一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