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首页兰烬调香,闺中分黛

兰烬调香,闺中分黛

娇红记, 示爱
十一月 02, 2017

爱是永恒的,但各个时代的物质生活形态 决定着当时的恋爱方式。于是,时间前行, 爱情的风貌渐渐模糊,那些动人之处 竟无法被后人完全理解。
至品生活   撰文:孟晖   编辑:陈映雪

        不同的时代,生活方式不同,表白爱意的方式也变化不一。今天,由于传统生活已经变得陌生,当代人与经典作品中的相关情节之间便出现了隔阂,那些情节的动人之处竟无法完全理解,实在令人扼腕。

        表达夫妻之间缱绻情好,有一个典故“张敞画眉”。宋代小说《娇红记》及根据这个故事编写的明代戏曲《娇红记》中的《分烬》一折,也是借化妆中的描眉环节铺陈两情相悦的缠绵。然而,或许因为现代人难以领会其中情味,所以如今几乎被彻底忘记。

        自先秦开始,眉妆主要依靠“黛”,即矿物或人工制的青黑颜料。及至中唐以后,制墨工艺高度成熟,墨成为普通消费品,于是出现了为女性专制的“画眉墨”,以墨画眉,从此成为延续千年的闺中时尚。然而,一些女性在生活品质上精益求精,便研究自己动手制作画眉墨的高档版——画眉七香丸。让一只灯碗坐在冷水中,注满生芝麻油,把多条灯芯线紧紧搓成一个粗条,置于碗油内,然后点燃,再将一个小碗之类的容器倒扣在灯碗上,这样,灯芯燃烧形成的油烟就会附着在倒扣容器的内底上,随时注意将这些油烟扫下,仔细收集起来。提前三天,以龙脑、麝香泡在少量生芝麻油内,令油浸得香气,然后把收集到的灯油烟与这香油调匀在一起,形成黑色的油膏,捏成小圆球,据说其效果比乌漆还黑。

        古人点油灯时,是把灯芯——也就是近代俗称的“灯捻儿”浸在油内,灯芯燃烧形成亮光,会逐渐烧焦成黑炭,叫“灯花”。灯花多了便影响灯焰的亮度,所以需要时常修剪,本来是传统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的麻烦。但是,古代女性发现,把此般灯烬收集起来,与浸过香料的油调匀在一起,画眉的效果比灯烟做成的七香丸效果更佳,于是便出现了收集灯烬自制妆品的风气。

      《娇红记》恰恰利用这一真实而日常的生活细节,故事中,男主角申纯撞见女主角娇红在闺中化妆,“把灯烬描着眉儿”。申生问: 你画眉用的是“灯煤”还是“烛花”?“灯煤”即是指烧灯取烟后制成的眉黛;“烛花”则是说蜡烛中的芯线燃余的残烬。娇红回答:“灯花耳。妾用意积之,近方得之。”——两者都不是,而是“灯花”,即油灯中灯捻儿的残烬,也就是传统公认的最佳选择。把灯油捻儿的灯花一点点积存下来,那需要多么大的耐心,多么不懈的坚持。

        申生向娇红讨要她的画眉用品,借口是要用这眉黛代替墨,去写一封家书。由之,剧中层层铺陈旖旎的“情试”过程,每一环的进展都出乎观众意料,而每一环都是又露骨又遮掩的互相挑逗。先是双方借着兰烬眉黛,以言辞撩拨,然后娇红应申生索要,用手指挖出一半黛膏,分装于另器,指尖因此染了墨污,便以双关的语气,假意嗔怪:“都是因为你才会这样,你不要没事人一样啊!”说着竟将手指直接在申生的衣服上擦拭。申生也立刻回应:“这个指痕印,我绝对要永远保留着,视如定情的礼物!”

        一旦书生如此直白,小姐就立刻变脸,发怒说:“我对你兄妹相待,你却对我轻薄。”威胁要去向父母告发。书生则赶紧赔罪,下跪求饶,并慌忙离开。娇红却又担心,她这一番严词说教会引发对方的误会。

        “几许兰烬积久成,殷勤一半付多情。”油灯捻儿的焦烬竟能成为少年男女彼此试探感情的媒介,真佩服古代文人的才华。没有肌肤的直接接触,却让作者、表演者跃跃欲试,这要算传统戏曲的一大成就,也是最迷人的成就之一。

        爱是永恒的,但各个时代的物质生活形态决定着当时的恋爱方式。时间前行,爱情的风貌也幻化缤纷,恰恰因此,才催生了文学艺术中那么多美丽的篇章。


孟晖 专栏作家,著有《中原女子服饰史稿》、长篇小说《盂兰变》及随笔集《潘金莲的发型》《花间十六声》《画堂香事》《贵妃的红汗》。 (menggr@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