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首页丹尼尔·布伦——条纹大入侵

丹尼尔·布伦——条纹大入侵

七月 16, 2018

条纹大入侵

丹尼尔·布伦已经80岁了,可是他完全没有与年 龄妥协的迹象。如果说杜尚用小便池开启了 艺术规则的改写大门,那丹尼尔·布伦就是在 艺术规则改写之路上尽情玩耍的顽童。

 

 

丹尼尔·布伦(Daniel Buren)的条纹非常好辨认,统一的8.7厘米宽,白色与其他色彩相间排列。在一片风景和写实绘画中,从1960年代就开始使用条纹的丹尼尔显得如此特立独行。然而,每一个艺术家都有 过不断尝试和寻找的阶段,他在找到自己的语言之前,也曾经在画布前认认真真地绘画。但从巴黎艺术院校毕业之后,丹尼尔渐渐觉得画布是个无形的枷锁,让他不得自由,画布和油彩根本无法诠释出他所想表达的一切。他想让自己的想法从画布蔓延开来,占领空间,溢出这白盒子一样的美术馆。丹尼尔受委托给一家酒店画传统壁画时,发现自己必须用另外一种形式和语言表达——摒弃了所有繁复的洛可可花纹,不再被画布局限,不依赖于空间给予的面积,而是自己决定作品的大小,那就是竖形条纹。

 

 

丹尼尔·布伦欣喜若狂,从此以后,他再也不必局限于画笔和画框,这个城市就是他的画布,而这8.7厘米宽的竖形条纹就是他的画笔。他发现自己完全不需要工作室,因为这个世界就是他的画室。 条纹开始如他所愿地蔓延开来,从画廊到美术馆,从建筑空间的内部到地铁和街头,丹尼尔 ·布伦 渐渐用条纹改变了这个世界。城市的公共空间也是他的创作对象,当他用条纹覆盖原来的表面时,空间的肌理发生了新的变化。世人开始称呼他为“条纹男孩”,他的条纹形成了某种对空间的“入侵”,让人重新思索空间的构成,以及艺术的定义。在未经允许的 情况下,他在巴黎的 100多个地铁站里贴 上自己的条纹,在洛杉矶的公交车上贴上了竖形条纹。在他的首次个展上,条纹甚至封住了画廊的门,并一直延伸到 大街上。这看上去像个玩笑,但在1970年 代,他挑战的是整个传统绘画,也重新提出了“到底什么是艺术”的问题。他用自己的方式,找到了一种新的视觉语言,用来颠覆绘画,而传统绘画和艺术就是他的假想敌。

 

 

从艺术史的角度来看,绘画是永远不会被颠覆的,但其一直在拓展自己的 边界。丹尼尔·布伦的重要贡献在于他完 全拓宽了视觉艺术的边界,当他用竖形条纹覆盖世界的时候,他正在重塑人的感受。在未来,我们谈论的是“视觉感受系统”而非“传统绘画”。当丹尼尔 ·布伦将8.7厘米宽的条纹命名 为“视觉工具”(Visual Tool)的时候,他已经确定了自己的使命:一次又一次地解放人们的视觉和感受。 艺术的美妙之处在于,即使在最有争议的时代,总有人在画布上一分一毫地计较,继续追随古典主 义;也总有人对画布外的事情充满热情。丹尼尔·布伦的有趣之处在于他一直将自己的作品定义为“in situ”。意思是这个作品是为特定的地点及环境而制作,它无法转移也无法在别处复原,它就是空间的一部分。比如被丹尼尔·布伦用条纹封住的画廊门,当画廊重新投入使用时就必须把原来的条纹破坏掉。一 幅画可以从一个房间轻松地挂到另一个房间的墙上,而丹尼尔的作品仿佛是内嵌在一个物理空间中的组成要素,无法从空间中单独拆解而出。

 

 

在“Sail/Canvas – Canvas/Sail”这一艺术项目中,丹尼尔把几艘帆船的帆布改造成为其标志性的条 纹。当帆布迎风鼓起,红色和白色相间的条纹格外显眼。而竖形条纹也和另外一个生机勃勃的系统相结 合,由此,丹尼尔·布伦实现了他的“ in situ”作品。丹尼尔·布伦创造的最美妙的一件“ in situ”作品,是在巴 黎大皇宫展出的《Excentriques》。这一次他建造了上百个半透明的彩色圆形顶盖,这也是他最具建筑质 感的作品。上百个以立柱固定的顶盖充满整个空间,宛如一片彩色森林,光线从半透明的塑料薄膜中透了下来,绿色,红色,蓝色,黄色……纯净,轻盈,壮观。虽然这个作品并不是要表现宏伟,却吸引着人们不断来到大皇宫,在光谱的森林中漫步,感知艺术的无限和色彩的迷人。